中易祥云|民宿设计如何才能体现出它的情怀?

日期:2019-09-21 17:08:42

起初民宿只是小众中的小众市场,但是在中产工薪阶层扩大后及城镇化提速后,民宿在中国,已经不是一小群人到乡下去借宿的那种宾主关系。而是一个以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日益强大的市场。多数的投资者寻找的是可以快速赚钱的方法,亲切的主人文化被快速的稀释。

现今中国,民宿投资者有70%是利益导向型的, 而30%是情怀型的投资者。在情怀型的投资者中有一半是设计师。利益导向型的投资者最关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回报,进而倾向设计标准化是必然的。我们必须澄清这样一个误区,让我们原来以为做民宿多数都是带情怀的。在民宿行业迅速的扩张下,情怀型投资者的百分比会日益下降。

带主人文化的民宿一定有主题情怀。在中国,由于土地的产权,一个带情怀的民宿开发者所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时限的,所以他们很难对其产业产生强烈的归宿感或强烈的传承意愿。因此,中国民宿的投资者大部分是利益导向型的,运营模式将偏向于酒店标准化,很难出现带有情怀的主人经营模式。因此,在设计之前,设计师与业主有必要讨论其民宿的顶层文化,携手编制一个带情怀的产品。

中国现在大多数的民宿跟其所在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它们多数只是个载体,让城市人回归大自然的一个休憩载体。它们一般独立于当地的生产,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倘若投资者跟设计师不带情怀的看待民宿设计,将会受到“投资回报”的牵制,进而导致民宿同质化的问题。这跟在中国各地开连锁快餐店和连锁咖啡店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以最高效的复制及管理模式进行布点。但,大规模的同质化(不代表不会趋向标准化)是不太可能的。

举个例子:

花间堂是另一个成功的案例,它也是受投资者青睐,毛利高(40%)成本低的产品。它的使命是透过花间堂,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之美。它的价值观是分享、感恩,追求完美,道德至上。它的定位是高性价比的唯美人文度假酒店品牌。它的核心竞争力是“美”。以这样的顶层文化落实到四合院的实体载体,传颂中国式幸福的生活方式。

它的成功也并非运气、偶然。我们可以看到业主恪守将其顶层文化落实到每个花间堂的每个产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对“美”的追求。试问世界上能有谁不向往“懂美”,不向往沉浸于美之中。这也就是花间堂用一个简单概念捕抓我们心里追求高明的地方。

民宿设计本质上是一场编剧,设计师是导演也是场景总务。“剧情”并不夸张,也不需要刻意去编造,主要是把现有的自然跟人文条件,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已经疏离自然的城里人有一个很好的心灵充电场所。置身其中,必须能看到,感受到“自然美”。一个简单、脱俗的环境中,让人与自然对话、沟通。大自然与朴素、憨厚的人文已经是很好的场景跟演员,设计师没必要刻意去用主观设计手段创造差异化,反而应该去挖掘、提炼就地可取之材。要把后者做好不容易,因为它需要用心。

民宿的主要客源是80~90后,这个年龄层的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比他们的父母辈要好很多。很多物质的东西他们都有或者将会继承,他们对生活没那么苛求,很多就追求活在当下。倘若到民宿,他们追求并非庸俗的奢华,而是寻求真实,沉浸式以及量身定制的体验,因此,一个能真实兑现主题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对他们而言,能到一个地方去探寻,互动,跟真实体验是他们的“新奢华”。他们可能不会花很多时间去品味、去欣赏、去深入了解。他们更喜欢在他们常用的社交网第一时间的分享当下的体验,把这些记忆收藏在“云端”中。所以,在一个智能手机摄像镜头能到的地方,设计师都需要考虑上。

当然,民宿,也需要有“家居”的氛围。它是一个小规模的产品,客人也渴望贴心的服务。它必须具备接待、招待、款待的条件,换句话说是一种舒适设计。从一个角落,一个房间,一个厅,过渡空间都需要考虑整体的完整真实体验性。

民宿的管理方式一般采用家庭式管理,毕竟它的体量很小,不需要分什么部门。核心人物就是店长。协助店长的人是店助,管家阿姨,前台,出纳,维修师傅,和厨房师傅。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职位是文案、美编。当然,这些人员里面是有条件兼职的。

那么,在一个新建的民宿,在其所在地,去哪里找一个有情怀的当地人来当店长,来提供“人对人”的体验?老实说,这很难,也不实在。但在建设民宿前,理想状态应该是要先物色好店长,让他参与到他/她自己店的设计。他/她应该是一个热爱民宿所在地的人,一个喜爱大自然的人,一个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一个热衷于为人服务的人。按照他的思路给他一个载体,一个舞台,让他有个地方,真挚的去发挥自己。这里可能会有“戏和演员”跟“真人真事”的矛盾,但是人生如戏,演的好、演的出色,又何尝不是一种体验呢!戏也好,假戏真做也好,真人真事也好,散发的只要是一种有附加值的正能量,一个民宿的可持续性就会很高。店长可以是喜欢写作的,写诗的,画画的,雕塑的,玩音乐的,自然科学的,修行的,虔诚于各式宗教信仰的,哲学的等等。民宿设计中可以结合他们的喜好,提供一个角落,一个空间,一个环境让他们在工作跟闲暇时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主人文化的民宿 + 主题设计的民宿,其变化是无穷的。这就是民宿不会同质化的论述。

因此,重点将是“主人文化”。在一个小小的民宿里,店长是主角,他的助理们是配角。我们所听所闻的国外民宿体验回忆,触动我们心灵的是店长跟老板娘(一般就是民宿的业主)如何接待旅客,如何分享当地的风土人情,分享自己的人生起伏、遭遇及经验,由店主自己当司机、导游,亲自下厨等等。这是实实在在的体验,给旅客留下动人、感人的记忆。这就是未来民宿需要提供的“人对人”的体验。这,将是未来民宿的差异化。

民宿的前台功能跟一般酒店的不一样,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一个可能只能容纳2人的前台与后台空间内必须担负入住,退房,出纳,行李寄存,储藏,办公,保险柜,房务,保安监控,员工倒班休息室的功能。因此,设计师需要知道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跟工作流程、流线,有效的把前场的氛围烘托出“到家”的感觉,后场空间满足人性化工作的要求。

民宿一个重要的就是文案、美编,这个工作等同于大酒店的公关、销售。旅客接触民宿的方式,据调查,有75%的客源来自与网络相关的平台(平面媒体,微信公众号,旅行攻略,朋友圈,线上旅行社,APP,酒店官网)。毕竟民宿与城市人的居住地是有实际距离的。因为资源有限,无限的网络力量就成为民宿推广的最佳途径。这就回到在一个实体民宿里,在它有限的面积与空间中,如何去体现它不同的功能。其概念可能不是一个房间一个什么功能,而是一个房间的角落一个什么样的功能。这样一来,各个角落都需要能让文案、美编摄取所要的图片来协助描述他们要说的故事。

最后,一个有情怀的设计产品是必须用心去主导的,而不是利益。用心了,利益自然跟着来。设计民宿需要有真、善、美的信仰,需要有打造一件作品的价值观。创作的过程应该是酸甜苦辣都有的,但是整个设计过程应该是在享受。创作的是一个小众的精品,有个性,有品味,有品质。建造的过程最好店长跟助理能参与,参与的体验将烙下记忆,未来店长能与他的旅客朋友分享该构筑物的“成长”过程,整个参观“作品”的过程就会超越一个保洁工人的介绍(既是这里是什么功能,那里是什么功能)。建造需要匠心,虽然不可能做到所有的细节,都赋予故事,但有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场景,匠心打造的舞台,真挚热情的演员,加上前期的编剧(顶层文化),这出戏一定能精彩!

联系电话:0-2-7-8-1-8-1-9-0-8- 1 1-8-9-9-5-5-7-8-4-4-6 
联系QQ:1018644849 
联系微信:zyxy02781819081
联系人:中易祥云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江夏客厅海伦广场A座15楼
企业邮箱:1018644849@qq.com
企业网址:www.zyxysj.com
企业微信公众号:whzyxysj

电话

在线报价

免费设计